红外感知的下一战:从“热成像”走向“高光谱”
Aubor 观察|行业新闻

在过去十年里,红外传感器的应用从军事装备走向民用日常,从夜视安防、工业测温,到热成像手机、无接触医疗,形成了庞大的产业体系。而如今,行业的注意力正快速向一个新方向集中——高光谱红外成像(Hyperspectral IR Imaging)。
这不是简单的像素升级,而是光谱维度上的革新。
什么是“高光谱”?为什么值得关注?
传统红外热成像往往聚焦于8~14μm波段,输出的是温度图像。但高光谱系统则能在数十甚至上百个波段上解析物质本身的“光谱指纹”,具备更强的识别能力。
这意味着:
它不仅能“看见一个人”,还能判断他皮肤的含水量
它不仅能“检测一块材料”,还能识别它是PE还是PET
它不仅能“监测火源温度”,还能分析其化学组成
这类能力,将在农业检测、医疗诊断、环境监测、安防识别、智能驾驶等场景中带来革命性变化。
技术难点在哪?光学系统的“多任务挑战”
红外高光谱并非“加几个滤光片”那么简单,它对整个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:
多波段光路融合:如何在一个紧凑模组中承载多组波段,避免相互干扰?
材料穿透与成像差异性大:不同红外波段对塑料、玻璃、皮肤等物质的折射率差异巨大,透镜材料必须高度匹配。
面形与镀膜协同复杂:不能用传统单波镀膜方案,必须针对多波段进行反射抑制与波段增强。
Aubor 的观察与提前布局
作为深耕红外光学系统的制造商,Aubor已经在多个客户项目中接触到高波段要求(如1550nm/1650nm),并在材料科学与自由曲面结构方面构建了能力基础。
我们认为:
聚合物透镜将成为多波段系统的理想平台,具备更高成型灵活性和波段适配弹性;
纳米结构镀膜+非球结构联合优化将成为未来高端模组的核心手段;
从“单个透镜”走向“子系统协同”,才是光学设计真正的价值落点。
高光谱,不是未来的黑科技,而是正在逼近实用的“下一个门槛”。
在Aubor,我们持续关注这一趋势,并愿与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探索,如何让红外系统不止“看见”,而是“看懂”。